(西方语系景飞鹏仔学生处总结会上的发言)
万万没想到我也站在这里发言了,谢谢学生处信任我。从何说起呢?我工作两年半,很多和我同时入校的伙伴其实兼职和实习的时间都比我长,资历比我深,我也没有什么傲人的成绩和荣耀,没有什么宝贵的培训经历和资源,我怀着一份惶恐和大家分享工作经历中一点疏浅的经验,也怀着一份自豪和大家讲述我工作体会里的一腔衷肠。
(其实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实在千头万绪,就像每次朋友问我最近忙什么呢,我尽管忙的飞起,也只能无语凝噎。所以,如果你愿意,就和我一起重走我的这段心路,我和辅导员工作之间的缘分,我的困惑和醒悟。)
缘起
虽然来到辅导员的岗位是一次机缘巧合,却也是我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我相信许许多多的辅导员在来到这个岗位的时候都带着一份情怀,一份纯真而美好的愿景:希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和引领,给他们一些温暖、感动和启迪,也给自己内心添一份充实的感受。我也一样,当然,我也有自己任性的私心:因为我留恋校园,因为我单纯地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因为我一直想做老师,觉得留在学校里也离自己的梦想更近,而且我也曾觉得,做辅导员比专业教师也许更能影响和教育学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困顿
但是现实证明,我果然还是太年轻了。12年年底参加工作后,我回到文汇路的学生公寓,我觉得这里又熟悉又陌生,有一种时过境迁举目无亲的失落。我发现我所留恋的校园其实早就离我远去了。工作中有很多做学生时不曾看到的问题,有很多做学生时不曾面对的烦恼,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感受。
当我想当然准备抱着自己的美好愿望想投入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学生的想法也不一定总会和你或者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我想列一个谈心的计划,却发现有好多事务性的工作填满了我的时间。但是和学生感情与信任的建立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好羡慕专业教师,他们每周都有几节课神圣不可侵犯的几个45分钟和学生相处,(完了也不用料理学生这样那样不着边际的问题。)(我自己也带英院的辅修,虽然每周就一节课,但是两三周的时间学生我都能叫得出名字,)而辅导员想开一个年级大会都要在中午下午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去挤,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抱怨。这些种种,都成了工作里的阻力,也一度让我困顿。
醒悟
然而,过去的这两年虽然有一些小的遗憾,也曾经有过挫败感,但是我无比庆幸的是我始终没有放弃我的初心,没有因为这些阻力而放弃我做辅导员的那一份最初的情怀和愿景。
在我刚接手11级和12级的时候,因为我是半路接手的后妈,所以有些担心学生对我的信任也许并不高。开学年级大会的时候,想对学生说一些除了工作以外的话,我纠结了好一阵,担心学生不会听反而会笑话,但又想着我既然选择辅导员,就一定要把德育的本职做好,把自己的初心兑现。我还是和他们讲了我想讲的话,我说:我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在自己的心里去孕育一片湖,湖水的面积代表你的眼界,湖水的水质代表你的品格,湖水的深度代表你的知识,我希望大家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历练,使心里的湖水越来越宽广、清澈和深邃。我刚开口的时候,学生们确实有一种要噗出来的感觉,但是当我讲完之后,当天有学生和我说她很喜欢这段话,希望我能复制一份发给他们;两年后,另一名11级的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和我说,她至今都记得我第一次年级大会和她们见面时讲的话。
所以从那时直到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做了行政事务。就像年级大会,我可以只把它开成一个交待近期工作的说明会,但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和全体学生沟通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每一次带新生,开学年级大会的时候我都会和他们说,这开学的一个月对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新的人和事,包容,然后适应。在第一个学期结束的年级大会上,我也鼓励他们说,如果你的这个学期过得有如严冬,那请相信春天已经不远了,如果你已经感到春光烂漫,那还要向着生如夏花未来进发。
所以,我每一次年级大会都会尽心地准备,我要想我应该对这个时期的这些少年说些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年级大会重视起来,而我的话也会更有分量。学生不一定会听,不代表我就不应该讲。也许在新生寝室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就会有学生想起我曾经的嘱咐呢?也许这个话在不经意间就会温暖和鼓舞了一颗心呢?
13年,我带的第一批新生里,有一个临时班长在凌晨四点打电话给我说她觉得她不想干了。我顿时当然本能地觉得很烦躁,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成气。但这本能反应的一瞬之后,我又感叹,当年的自己何尝不是一样的无助和迷茫呢,也许我看来是一件小事,但学生也许正因为对工作的一份认真和上心,才睡不着觉地思索了很久,而且一个没有什么涉世经验的孩子,在真的感到无助,而又没有一个亲人可以依靠和倾诉的时候,愿意把信任托付给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多一份耐心和包容呢。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鼓励,一个善意的鞭策,也许这一点点包容的善举就能在不经意中创造出无限的温暖和正能量。
14级选班长的时候,男女临召重选了两次次还是出现了平票,其实按经验来讲应该证明这个男生更加优秀,我自己的观察也是如此,但是女生也很不错。他们来找我讨一个答案,也许这只是辅导员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一个细枝末节的小麻烦,我可以简单地让他们抓个阄,我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不过我更觉得这也是一个教育的机会,我和他们交谈下来,把班长给了这个女孩,一方面因为我觉得大学就是给你锻炼和成长的平台,每个人都应该有第二次机会,而且男生可能会有更大平台去施展,另一方面我也对女孩讲,在一个非常优秀的对手面前选择了你,其实你肩头的压力更大,更要珍惜这个机会把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为你让步的同学,对得起班级和自己。她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正式就职后工作得比临召时候更加卖力,一直有很好的表现。
我想所谓的德育,不管使命有多崇高,任务有多艰巨,终究是要溶解在细水长流的生活点滴里,哪怕是学生**明时候多一个微笑,哪怕是学生请假时多一句关心,哪怕是多参加一次学生活动,一场成功活动后多一条鼓励的短信,在学生遭遇突发事件的时候多一份淡定从容,都是感情的积累,都是信任的建立——不然,连信任的基础都没有,还谈什么思想的引领呢?辅导员终究是一份良心活,不是为了去讨好谁,不是为了有多光鲜的名利,不是为了有多崇高的形象,说到底还是为了内心的充实与无愧。
我感谢自己对这一份初心的坚守。而如今学生的喜爱、认可、和信任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学生时代的校园虽然远去了,但是工作时代的校园也成了我新的感情羁绊。
结语
(从面试的时候,学校领导的提问,到面对后面很多朋友的质疑。“在机关里多好啊”“辅导员多累啊”“你赶快转掉吧”“你这个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做好”云云,让我觉得,怎么学校里会有一种谈辅导员色变的风气,好像在这里的人都想走,招你进来的人怕你逃。但我也很理解,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大家说的无可非议,但我只是觉得抱怨的负能量太多,就淹没了这份工作本来的价值,不光是对于学生,对于社会,也对于我们自己。)
前两天我和张老师在看我们系毕业生的微电影,回首一届学生的成长,我们也充满了感动。说起来是为学生服务,但是学生给我们的启迪与成长也很多。辅导员工作也锻炼了我的心态,锤炼了我的品格,让我对事更加的从容不迫,做人更加的宠辱不惊。它让我相信,在这个或许功利、物质、用钱说话的时代,做一个善良、高尚、淡泊的人,依然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是这种价值。
感谢学生处的信任,在几乎没有试用期的前提下就给了我辅导员这个岗位;感谢西方语系,王岩老师,接纳了一个其实还很天真懵懂没有工作经验的我,并给予我支持、包容、和信任;还有张敏老师这位好同事和好前辈。最后,我感谢所有辅导员的同仁,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每次走进辅导员办公室都觉得你们是一个欢脱、积极、充满爱的群体,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是你们引领了我,感动了我,今天与你们并肩同行,我才不觉孤单,今天与你们共事,我才更觉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