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访问希腊期间提出的,要全面提升中希两国的战略关系,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向全世界展示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2021年11月4日-5日,“中希语言文化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共同主办,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承办。

4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长尼古劳斯·帕帕约阿努、希腊驻沪总领馆公共外交副领事海伦·穆查基,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雪梅,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希方院长罗兰、中方院长张群,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外办主任迪米特拉·门特基杜,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现代希腊语学校主任达索斯·仓加李迪斯,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党总支书记施海倩以及来自亚里士多德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的代表和上外希腊语专业的全体师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胡晶晶副教授主持。

李岩松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希两国在经贸、旅游、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延伸拓展。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希腊是“一带一路”沿线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是中国联通欧洲的门户国家,文化教育合作更是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在这样广阔的前景下,培养熟悉中国和希腊国情文化、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汉语和希腊语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成为新的时代使命。

希腊驻沪总领事孔尼舸通过视频为本次研讨会致辞。他指出,希腊与中国都传承着千年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中西两大文明的摇篮。两国之间在诸多领域已经开展建设性的合作,其中教育合作尤其重要。两种语言的教学能够促进两个文化间的相互认识,帮助我们理解两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自我认知,为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创造条件。

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校长尼古劳斯·帕帕约阿努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与上外合作多年,成果丰硕。疫情不会阻碍两校间深化合作的脚步。展望未来,两校的合作前景有无限可能。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院工作处处长张雪梅在讲话中也提到,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得到了两校领导及多方的支持,希望能通过语言学习和学术交流进行友好合作,继续延续东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在主旨发言环节,罗兰教授和胡晶晶副教授分别围绕希腊的汉语教学和中国的希腊语教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展望中希语言教学的前景,畅谈了对深化中希两国学术交流的期待。
在为期两天的三场分论坛中,来自亚里士多德大学、Mandarin Books出版社、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者围绕“希腊的中希语言教学”、“中国的希腊语教学”和“中国的希腊语语言文化教学”等主题先后发言。每场论坛结束后与会各方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问答,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汉希语言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

最后,胡晶晶副教授在论坛闭幕式的致辞中说,虽然疫情将我们阻隔,但是通过网络重新实现了相聚,云端相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合作与沟通有了更多可能性。此次研讨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将加强国内同行之间,国内与希腊同行之间的交流,深入地探讨符合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加强中希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目前中国共有8所高校开设了希腊语专业,希腊建有3所孔子学院。本次于“中希文化旅游年”举办的“中希语言文化教学”国际研讨会是国内希腊语专业举办的首个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