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开展了“SISU-CLACSO”拉美研究系列云端讲座。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简称CLACSO)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非政府国际机构,创建于1967年,致力于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研究。与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西语简称FLACSO)、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西语简称CEPAL)并称拉丁美洲三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上外于2018年成为中国首家CLACSO成员机构。“SISU-CLACSO”系列讲座共十场,将于5月至10月期间举行。旨在通过拉美高水平教授的专题讲座,为中国和拉美学者、高校师生提供线上交流的平台,提升上外师生拉美区域国别研究的能力。
活动开幕式由西方语系系主任于漫教授致辞、副系主任杨明副教授主持,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阿德里安·斯克里巴诺(Adrián Scribano)教授、安赫丽卡·德·赛纳(Angélica De Sena)教授、西班牙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曹羽菲副教授及西方语系教师张婧亭博士出席会议并发言。
第一场讲座为“拉丁美洲研究质性方法入门”,由Angélica De Sena主讲,从质性研究的概念定义谈起,介绍了相关领域的拉美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拉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交流网络,以及拉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学术刊物和著作。接着,De Sena详细讲解社会研究方法论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到了新冠疫情期间如何在网络空间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和方法论教学。最后,她讲述了拉美质性研究方法策略的发展演变以及具体的科研技巧,如“参与式行动研究”和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宇宙”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呈现质性相关研究。
Angélica De Sena教授系统而深入的精彩讲解在与会师生中引起共鸣,参会者踊跃提问,De Sena教授与Scribano教授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质性研究能力、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区别及质性研究的真实性探究等问题,结合自身科研与教学经验,做出详细解答。
本次讲座吸引了六十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的硕博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参与,虽隔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大家以线上的方式欢聚一堂、共享情感、思维碰撞、交流经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邓雅婧